研究论文


1、 Ruoxi Zhang, Lemin Zhang. Panoramic visual percep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rchitectural cityscape elements in a virtual-reality environment. 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 2021(118): 107-117 (SCI一区,顶刊)pdf

2、Lemin Zhang, Ruoxi Zhang, Biao Yin. Impact of the Built-Up Environmental Streets on Pedestrian Activities in the History Area. ALEXANDRIA ENGINEERING JOURNAL. 2021(60):285-300(SCI二区)

3、张乐敏, 张若曦,黄宇轩,刘丽芳. 面向完整社区的城市体检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践,规划师 , 2022pdf

4、张若曦,林怡, 基于代际互动的老旧社区更新治理模式探究——以厦门市塘边社区欣华花园为例,中国房地产 , 2021-05-25 

5、张乐敏, 张若曦, 殷彪, 王鹏宇, 闫树睿. 基于眼动跟踪的商业化历史街道风貌感知研究 ——以厦门沙坡尾骑楼街为例,城市建筑 , 2021:6-5

6、张若曦,林怡,殷彪,等. 基于人群置换分析的鼓浪屿申遗后文化重构与社区治理研究/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2021: 355-366.

7、张若曦, 殷彪. 空间价值匹配下历史街区路径偏好的环境影响研究——以鼓浪屿为例. 世界建筑. 2020

8、张若曦, 殷彪, 林怡, 方佳清.平疫结合的新加坡社区设施规划与社区治理——基于完整社区的思考.北京规划建设.2020(4):43-48.

9、张若曦, 殷彪. 基于可拓理论的旧城更新立面色彩研究——以厦门市沙坡尾避风坞为例. 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 2020

10、张若曦, 殷彪.鼓浪屿外来经营者的社区感知与遗产保护态度研究,城市建筑(上刊).2020(357):28-32.

11、张若曦, 殷彪.不同养老模式下适老性住宅的智慧化设计研究——以独居养老及家庭养老为例,中国房地产(学术版).2020(5):42-47.

12、张乐敏, 张若曦, 殷彪. BIM 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仿真模拟应用与趋势,城市建筑(上刊).2020(357):169-174.

13、张若曦, 殷彪. 基于旅游供需理论的历史建筑再利用及影响研究——以鼓浪屿为例,城市建筑(上刊).2020(351):175-180.

14、张若曦, 喻苏婕. 高校介入下的社区更新与实践——厦门大学社区规划课程探索,中国房地产(学术版).2020(4):46-53.

15、Lemin Zhang, Ruoxi Zhang, Taysheng Jeng, Ziyuan Zeng. Cityscape protection using VR and eye tracking. JOURNAL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AND IMAGE REPRESENTATION. (2019)64.(SCI二区)

16、张若曦,王勤,殷彪. 公众参与视角下旧城社区更新规划的转型与应对——以厦门沙坡尾社区为例.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9(5):18-26.

17、张若曦, 兰菁, 喻苏婕.厦门旧城海洋性聚落社区沙坡尾的历史变迁与空间再生产.北京规划建设. 2018(5):57-62.

18、张若曦, 张文浩, 李颖洁. 旧城集市型社区耦合型微更新路径研究——以厦门营平片区为例.上海城市规划. 2018(4):15-21.

19、张若曦, 吴框框. 厦门新型社区养老模式初探——以厦门市海沧区海虹社区为例.中国房地产(学术版). 2018(10):63-73.

20、张若曦, 王丽芸.城市教育设施分布引起的居住空间分异研究——基于厦门市厦港、滨海街道小学“学区房”分析.中国房地产(学术版). 2018(09):45-52.

21、张若曦, 苏腾, 黄梦然. 国外生态城市近十年研究回顾——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分析.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 2018(29):36-42.

22、张乐敏, 张若曦, 喻苏婕. 自然、场域与技艺的共生——伦佐•皮亚诺在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当代建筑解答.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8(29):43-49.

23、张若曦, 张乐敏, 王鹏宇. BIM+VR与建筑设计思维交互的耦合度评价及应用建议——以高校建筑设计教学为例.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 2018(29):65-69.

24、张若曦, 苏腾.环境经济平衡与生态系统重建——波特兰可持续街区的规划策略与实施途径解析.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 2017(Z1):42-49.

25、Rui Jing, Meng Wang, Ruoxi Zhang, Ning Li, Yingru Zhao. A study on energy performance of 30 commercial office buildings in Hong Kong. Energy and Buildings. 144 (2017) 117–128. (SCI二区)

26、张若曦, 李响, 赵英汝. 欧洲城市能源需求侧管理发展探究. 城市建筑.2017(2):348-350.

27、Ruoxi Zhang, Yunyi Zhang, etc. Analysis of the population displacement phenomenon under tourism economy development in Chinese historical areas: Base on Social Exchange Theory,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Spatial Plann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5,1,86-103,2017-01-01.

28、张若曦, 张乐敏, 韩青, 林小琳. 厦门边缘社区转型中的共治机制研究——以曾厝垵为例. 城市发展研究. 2016(9).

29、张乐敏, 张若曦. 闽南历史风貌街区有机更新中的“乡愁”要素分析研究——以漳州古城保护更新设计为例. 城市建筑.2015(7).

30、张若曦.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研究实践初探与反思  以曹妃甸生态城为例.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 2010, (1): 116-119.

31、张晓军,潘芳,张若曦,等. 我国特大城市发展的状况、特征及问题刍议. 城市发展研究, 2009, 16(12): 12-21.

32、闫琳,张若曦. 激发乡村社区动力,推进乡村规划管理. 北京规划建设, 2009, (4): 83-87.

33、曾旭东,张乐敏. 建筑节能的数字化设计程式.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8(4) (EI)

34、张乐敏, 曾旭东. 数字化技术在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应用. 泛亚热带地区建筑设计与技术国际学术会议暨香港广州可持续建筑技术专业咨询研讨会. 2005



附件【Panoramic visual percep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rchitectural cityscape elements in a virtual-reality environment.pdf
附件【面向完整社区的城市体检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践_张乐敏 (2).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