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鼓浪新语——纪念鼓浪屿申遗成功五周年
内容来源:《厦视新闻》
五年前,鼓浪屿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五年来,鼓浪屿以申遗成功为起点,牢记殷切嘱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就鼓浪屿申遗成功和保护文化遗产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社区社会治理、打造音乐之岛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的品质得到不断提升。
在鼓浪屿申遗成功五周年之际,《厦视新闻》推出系列报道《鼓浪新语》,带领大家一起品味鼓浪屿之美。

一、守护时间的礼物
鼓浪屿素有“万国建筑博物馆”的美誉,乘涛声琴韵,寻找鼓浪屿百年建筑中重现的芳华。
时间的礼物,是城市文脉的延续。申遗成功五年来,鼓浪屿始终遵循着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要指示,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借鉴国际理念,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当前,鼓浪屿管委会正按照“完工一批、施工一批、预备一批、设计一批”的模式,有序推进全岛遗产核心要素、历史风貌建筑、不可移动文物等项目的修缮保护,让鼓浪屿上的百年建筑们,能够以灿烂如初的姿态,继续见证这座岛屿的风华岁月。
二、故土依旧 家园依然
鼓浪屿申遗成功后,为了让独特的人文文化和美好的生活环境有机融合,鼓浪屿大力整治商业氛围过度,不断提升人居环境,让国际历史社区的生活特色与人文精神得到了赓续。
这些年来,鼓浪屿严格执行游客限流、上岛步行、全岛禁止使用扩音器、高噪声设备等措施。一步步着眼未来的“长远棋”,正让岛上的人居环境重新回归“干净”与“宁静”。独特的人文文化与美好生活环境总是交相辉映。对于世代栖居在这座小岛的原住民而言,故土的动人之处远不止惊鸿一瞥的美景,更在于和故土紧密相连的家园文化。
邻里的音乐文化如同春风细雨滋养着这座小岛。如今,岛上各处庭院时时奏响家庭音乐会,音乐学校传出孩童清澈的乐声,诗歌沙龙演绎新诗与古典的交响,一系列诗情画意的人文活动正延续着鼓浪屿作为居住社区的纯真形态。
美景如初,故土依旧,家园依然,若鼓浪屿有灵魂,那么,它最大的幸福或许正是在这样的浸润中,与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一起,在时光中慢慢变老。
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张若曦认为:
“鼓浪屿特别和魅力之处,就在于它的社区属性,通过遗产保护可以更好地发扬鼓浪屿的人文精神,把家园情怀的精神进一步提升起来,从公共空间品质的提升与社区治理的进一步创新,可以为当下和未来鼓浪屿和厦门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